古镇旅游规划经典理念发布时间: 2011-12-23 浏览次数:2553古镇旅游开发规划专题研究
——以南充市龙门古镇为例 鲤跃龙门气概,破浪乘风精神 中景旅联 谢正东
话说龙门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,南充市北部15公里,长江最大支流--嘉陵江中游的龙门古镇,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。据《龙门志》记载,宋代以前龙门镇叫安福镇,嘉陵江也不流往镇西,约唐时为江水凿穿,峭壁天成,形成龙门峡口景观,是传说中“鲤鱼跃龙门”之地。 龙门镇借水陆要律之便,“充国雄关”之利,丝绸之富,油盐之盛,曾经是商贸云集,夜不闭户,文人骚客,慕名而至,一派书香,欣欣向荣的景象。随着历史演变,社会进步,时代发展,千年古镇落后了,掉队,已失去旧日的繁华,成为失落的家园,但依旧还保持“深院静,小庭空,断续寒砧断续风”和“小轩窗,正梳妆”的古镇遗风,骨架还在,灵魂还在。 在南充市旅游发展格局中,龙门古镇被评为“南充新八景之一”,高坪区委,区政府高瞻远瞩,审时度势,提出旅游休闲中心战略,制定了“重振古镇风韵,建山水田园新城”的古镇发展构想,将龙门古镇打造成为南充市旅游新亮点,成为南充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。 九万里风鹏正举,千年龙门古镇,将又一次“鲤鱼跃龙门”。 1. 展开蓝图 龙门古镇旅游发展蓝图徐徐展开,洋洋洒洒达八万余言,精美图件八十余张,整个成果是是规划团队智慧的结晶、真情的奉献。 整个规划重在创新,基础分析,力求科学;规划理念,力求新颖;规划定位,力求准确。 2.启开三重门 一是衔接现有规划,主要与《南充市龙门片区概念性规划》,《南充市龙门片区控制性详规划》,《南充龙门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》的衔接,承上启下,相得益彰。 二是在上位规划的前提下,坚持局部调整,提炼升华,精益求精。 三是强化功能,精于布局,注重细节,一部到位,使古镇业态欣欣向荣,活动项目丰富多彩,旅游景观,赏心悦目,形成动静结合,古典浪漫结合,活力与宁静结合的千年古镇。 基础分析 3.交通区位:具有飞机、铁路、公路。“铁公机”俱全,真可谓千里龙门一日还,加古悠的嘉陵航运,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 4.旅游区位:占尽天时地利,位于四川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--嘉陵江流域生态与文化旅游区,《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》中的5条“国家级”精品旅游带中的两条带上。 5.旅游资源:聚散有度,类型众多,复合多元,组合优良,共有8个主类,16个亚类,33个基本类型。其中四级资源4个,三级资源7个。 6.诊断透视:纵观国内外旅游发展,现代旅游呼唤转型升级。从走马观花到品质休闲。 7.寻找失落:古镇旅游之所以走俏,是人在寻找失落的家园,那种“满城春色宫墙柳”的景致,“庭院深深”的神秘,“小城故事多”的恬淡,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意境,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和谐。龙门古镇作为川东北著名古镇应有尽有。 8.大层面、大战略、大产业理念 依托龙门“六大战略资源”,突出“鲤鱼跃龙门”特色品牌,实施“双驱动”战略,优化产业布局,完善动静结合“五大要素”。以“鱼化龙”文化为核心,突出景观,文化,建筑的独特性,通过“三常”带动战略,突现旅游产品由单一性向多元化,复合型转变,全面展现龙门古镇独特魅力,提升古镇旅游效益,突现古镇的开发“六旺”目标。 9.六大原理 “史是古镇之根”——强化历史的穿透力 “文是古镇之魂”——强化文化的纵深感 “房是古镇之休”——强化房屋的元素性 “水是古镇之韵”——强化古镇的亲水性 “绿是古镇之装”——强化古镇的绿色量 “人是古镇之本”——突出古镇的生活性 10.发展路径 引入阶段论,宏观的事情从微观做起,一步一个脚印,形成步步高,形成三次跳越。 2012-2113年启动阶段。 2014-2015年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 2016-2020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 11.主题定位 鲤鱼跃龙门发源地,嘉陵江上第一古镇。吉祥福地民俗文化浪漫体验与愉悦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。 形象定位:鲤跃龙腾气概,乘风破浪精神。福地龙门镇,精彩龙门阵。 宣传口号: 一日游龙门,事业必有成,常来游龙门,终身保安宁。多年历练,一跃成功。 产品定位:漫步古街闻涛声,位立沙洲沐峡风 市场定位:立足川渝,面向全国,拓展海外 古镇名片:励志向上,奋发精神。 12.旅游布局 按照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,我们龙门旅游景区总体布局定为:“一核六区一带一环线”(简称1611),即龙门古镇核心区,古镇观光体验区,潜龙岛康体休闲区,锦鲤岛时尚度假区,龙门水上游乐区,滨江休闲景观带,鱼化龙文化景观带。 13.龙文化挖掘与提升 龙是中国的象征,中华民族的象征,中国文化的象征。 龙门古镇是鲤鱼跃龙门的发源地,龙文化则是景区的灵魂,我们抓住了龙的特征--喜水、好飞、通天、善变、灵异、征瑞、兆祸、示威来概括,在规划设计中,突出了: 塑龙形--依据山形,水形,街形,广场等在总体形象,以龙为形,艺术定格。 传龙神--以象征和寓意手法,在主题形象传播,文化小品打造上,随时随地向游客传递着中华龙的精神风貌。 寻龙脉--按建筑风水学原理,突出龙、砂、水、穴、向,强化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。 造龙势--通过无数与龙相关的节点设计,对景体系的打造,地标建筑的建设,形成扑面而来的龙文化。 点龙睛--在每个节点设计上,都有“画龙点睛”之笔,在每个策划活动项目中,都有“画龙点睛”之妙。 以“龙文化,鱼文化”为主题,形成“十大项目”“三大体系”。 14.古镇文化挖掘与提升 以“古镇遗韵”为意境,形成“五香”氛围,即书香、茶香、酒香、油香、花香,打出“五大”名片;即名人、名宅、名士、名吃、名产,形成古镇的独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名气,突出“古色古香”。我们在规划中,重点研究了古镇的七种游法,将各种游法安排在产品规划之中。简而言之,地不同,时不同,心境不同,人不同,游伴不同,水陆交通不同,风景不同,感受大不一样。水乡泛舟、山野登高、郊外骑马、江上乘船,各有所好,形成多元化,复合型产品体系。 15.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无论是大龙山,谭家壕,还是潜龙岛的景观设计,都体现了“生态生态深生态”的理念。 景观生态化--生态材质,自然运用。 景观游乐化--激发参与,欢乐享受。 景观艺术化--给人美感,赏心悦目。 景观情景化--复原情景,创意情景。 景观趣味化--风趣幽默,雅俗共赏。 景观差异化--差异明显,回味浓烈。 景观形象化--聚象抽象,灵活运用。 16.游赏系统规划 为充分展示古镇的风度,风致,情趣,意味,突出龙门古镇的“古镇遗韵”意境,重点打造。 龙门景观核心区--龙门峡韵。 潜龙岛康体休闲区--潜龙福韵。 谭家壕乡村旅游区--神龙百韵。 龙门水上游乐区--嘉陵水韵。 伏羲文化景观廊--伏羲文韵。 古镇观光体验区--古镇遗韵。 锦鲤时尚度假区--锦鲤幽韵。 大龙山生态观光区--龙山神韵。 滨江休闲度假区--玉带流韵。 形成“三区两轴六点”的景观结构。 三区:古镇特色区,古镇风貌协调区,自然特色景观区。 两轴:鱼化龙大道景观轴,金龙大道景观轴。 六点:神龙吟啸(龙吟阁) 柱石盘龙(盘龙柱) 晨钟暮鼓(钟鼓楼) 百花凌霄(凌霄阁) 飞龙望江(飞龙塔) 粼江峰阁(新龙门客栈) 17.旅游线路规划 根据现有旅游景点,以及规划建设项目分布,按照点,线,轴,圈链接方式。形成三大联动。一是大区域联动;二是市域联动;三是景区内部联动。 蓝图已绘就,龙门待腾飞! |
|
Copyright © 2012-2019中景旅联(北京)国际旅游规划设计院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11047273号
电话:成都:028-62336855 北京:010-57536922 传真:成都:028-62336855 北京:010-57536922
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四段19号成都A区1栋1单元709号
技术支持:万维科技